九州[古代中國的代稱]

九州[古代中國的代稱]

九州,又名漢地、中土、神州、十二州 ,最早出現先秦時期典籍《尚書·禹貢》中,是中國漢族先民自古以來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戰國以來九州即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 ,至遲自晉朝起成為漢族地區的代稱 ,又稱為“漢地九州” 。 漢族先民自古就將漢族原居地劃分為九個區域,即所謂的“九州”。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九州順序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但在周代時徐梁二州分別被併入青州與雍州,故而周代沒有徐州和梁州。 先秦的華夏之域僅限於魯、晉、齊、鄭、蔡、衛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諸國 及行周禮的宋、陳等中原諸國,到了戰國末年在諸國的基礎上萌芽出後世漢族九州的概念 。漢朝將被秦國所滅的六國共同稱為“諸夏” 。 至遲自漢代起的華夏之區域與《禹貢》所載九州之區域等同 ,九州等同於漢地 。又有“東夏” 、“南夏” 、“西夏” 等詞稱呼漢地內的局部地區。 九州,意即漢地。五嶽五鎮四瀆都在九州這個地理範圍內 ,九州這個地理範圍是在漢代確立。 1912年後,“中國”是指代含有漢地、藏區等各個民族地區在內,達960萬平方公里的多民族國家。

詞語來源

大禹 大禹

“九州”最早見於《禹貢》,相傳古代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又有 一說,為黃帝始創“九州”之說),於是九州就成了古代漢地的代名詞。九州區域範圍劃分也不同 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方圓”是指範圍。因此,“九州方圓”,即“中國這塊地方”。 即九州方圓、地大物博、氣勢磅礴的一種景象。

《尚書》中的《夏書·禹貢》記載,大禹的時候,天下分為“九州”,分別為 豫州 青州 徐州 揚州 荊州 雍州 冀州兗州 《禹貢》所敘述的九州的範圍,北有燕山山脈、渤海灣和遼東,南至南海,西至甘肅接西域,東至東海。九州也是當時學者對未來統一國家的一種規劃,反映了他們的一種政治理想 。

其中冀州的範圍極大,按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廣大,分置并州。燕、齊遼遠,分燕置幽州,分齊為營州。於是為十二州也。”即并州、幽州、營州是由冀州所分出來的,加上原來的九州,是以 九州有時又被稱為十二州

《爾雅·釋地》中的記載,沒有青、梁,而有幽、營。

《周禮·變官·職方氏》中的記載,沒有梁、徐,而有幽、並,因為武王滅殷商之後,將徐州合併入青州,將梁州合併入雍州,以冀州之地分出并州和幽州。

九州起源探究

九州之稱,由來已久。從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寫作“A”,正像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之形,《說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當與《詩經·王風·關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與行政區劃無關。古時降水豐沛,人們往往居於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為居住區域的名稱,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陽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說,猶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類。“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確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諸侯”之“九”;一是虛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澤”、“九藪”、“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跡,畫為九州”。而“九”可能是確指,而不是虛指。所以從本意上講,“九州”是指九個大型的地理人文區劃的總稱,也是眾多有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的總稱;由人之故,又引申為“全國”的代稱,猶“天下”、“四海”之謂。

到後來,“九州”終於具體化為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因在現有流傳下來的文獻中,具體的“九州”只見於戰國,而未見於春秋,所以其時間可能在戰國初期。《禹貢》雖然託名為大禹所作,其實卻是戰國後期的作品。具體的證據很多,最主要的理由是《禹貢》中所記的不少地理狀況都是戰國時的現象 。

九州地圖 九州地圖

《周禮·夏官·職方氏》曰:“東南曰揚州”,“正南曰荊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青州”,“河東曰兗州”,“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內曰冀州”,“正北曰并州”。(《逸周書·職方解》與《周禮》全同,考慮到《周禮》較有系統,很可能是《逸周書》抄襲的《周禮》。)

《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曰:“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間為兗州,衛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 東南為揚州,越也。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

《尚書·禹貢》:“冀州”,“濟、河惟兗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揚州”,“荊及衡陽惟荊州”,“荊、河為豫州”,“華陽、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爾雅·釋地》曰:“兩河間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雝州,漢南曰荊州,江南曰揚州,濟河間曰兗州,濟東曰徐州,燕曰幽州,齊曰營州:九州。”

《淮南子·地形訓》曰:“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並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陽州曰申土。”

禹貢爾雅周禮呂氏春秋

《後漢書·張衡傳》注引《河圖》曰:“天有九部八紀,地有九州八柱。東南神州曰晨土,正南昂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開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東北鹹州曰隱土,正東揚州曰信土。”

《初學記》卷八·州郡部·總敘·州郡·第一引《河圖括地象》曰:“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紀,地有九州八柱。崑崙之墟,下洞含右;赤縣之州,是為中則。東南曰神州,正南曰迎州一曰次州,西南曰戎州,正西曰拾州,中央曰冀州,西北曰柱州一作括州,正北曰玄州一曰宮州,又曰齊州,東北曰鹹州一作薄州,正東曰陽州。”

上述材料雖然聯繫密切,但區別也很明顯,尤其是前四條與後三條之間差異更大。如各條中均有弇州(或作兗州,弇、兗字通。《初學記》形訛作拾州),但前四條定位在濟、河間,後三條則定位在“正西”;冀州、陽州(形訛作揚州、楊州,陽古作陽)也是如此。所以上述材料應當基本分為兩派:前四條為一派,可暫稱為《周禮》派;後三條為一派,可暫稱為《河圖》派。

《周禮》派各家雖然也略有差異,但“九州”所包括的地域基本符合周朝的統治範圍,並且各州分布亦與漢晉分布大致相同,易於理解,並無多少疑點,疑點最多的是《河圖》派。《河圖》派既曰“正西弇州”,而弇州就在山東西部(或曰濟、河之間),古來如此,至今仍然,那“九州”範圍豈不只限山東地區了嗎?並且《河圖》派有八個州均按以東南西北確定的八個方位分布著,正中則是冀州。

也有人撰文,論證了自黃帝始的先夏氏族和夏氏族可能都起于山東,夏代中晚期乃漸西遷至於河南的觀點。如果這個觀點能夠成立,則《河圖》派的諸種疑點都能迎刃而解。如果禹治水等活動的範圍就在除膠東以外的山東地區,那根據茫茫禹跡所畫的九州(虛指)自然就只能限于山東。後來(戰國初期)九州具體化,如果明白真相的話(已有很多人不明真相了,如《左傳·昭公元年》),學者仍會將它限于山東,在山東境內尋找要確定為州名的地名。這是最合理的解釋。

弇州,即今兗州。今市西30里有山名嵫山,大概因有奄國在附近,所以嵫山又名崦嵫山、奄山,為神話中日之所入。其上有神稱弇茲,《山海經·大荒西經》云:“西海渚中有神,……名曰弇茲。”西海即古之大野澤,在嵫山之西。弇州之名蓋源於此;台州(或訛作括州、柱州),《列子·黃帝》曰:“華胥氏之國在兗州之西,台州之北。”地難考實。或謂源於古台縣,《山東通志》卷三十三·疆域志·古蹟一·濟南府·歷城縣條云:“台縣古城,在縣東八十里,春秋齊邑,漢置縣,屬濟南郡。高帝六年,封東郡尉戴野為台侯。”在今濟南市東北30里,但台、台二字古異,疑非;玄州,《莊子·在宥》曰:“堯……流共工於幽都。”《尚書·堯典》曰:“流共工於幽州。”玄、幽意同,或即幽州,地難考實。或作濟州,泰沂山系之北古有濟水流過(今為黃河河道),依此而名濟州,亦通。薄州(一作鹹州),山東東北部古有薄姑氏,《史記·周本紀》曰:“遷其(奄)君於薄姑”,在博興縣東北15里,薄州之名蓋源於此。

陽州,為神話中日之所出,山東東部古有陽國,《讀史方輿紀要》卷一·歷代州城形勢一云:“沂水縣南有陽都城,古陽國。或曰,陽國本在今益都縣東南,齊逼遷之於此。”齊遷之事見《春秋·閔公二年》。益都今有河名陽水,萊州古有陽邱山(《大清一統志》卷一百三十八·萊州府云:“陽邱山在掖縣東南三十里,亦名馬鞍山。”(今名大澤山),都可能與陽國有關。陽州之名蓋源於此;神州,《河圖括地象》曰:“崑崙東南地方五千里,名神州,中有五山,帝王居之。”地難考實,惟《姓苑》云:“琅邪有神氏”,不知是否有關;昂州(或作次州),地難考實;戎州,山東西南部古有徐戎,《左傳·隱公二年》云:“公會戎於潛。”即是。戎州之名蓋源於此。

冀州,位居正中。文獻中言之較多,如《楚辭·離騷》曰:“覽冀州兮有餘,橫四海兮焉窮。”《淮南子·覽冥訓》高誘注曰:“冀,九州中,謂今四海之內。”但均未指出具體所在。

現在所知最早與冀州結下關係的恐怕就是黃帝和蚩尤了。《山海經·大荒北經》:“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使應龍攻之冀州之野,……遂殺蚩尤。”《逸周書·嘗麥解》:“蚩尤乃逐(赤)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其它有關黃帝戰蚩尤的材料還有,《初學記》卷九引《歸藏·啟筮》:“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黃帝殺之於青丘。”《鹽鐵論·結和》:“黃帝戰涿鹿,殺兩皞、蚩尤而為帝。”

赤帝即炎帝,又號大庭氏,在今曲阜市附近。空桑即窮桑,《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有四叔,……世不失職,遂濟窮桑。”杜預註:“窮桑,少皞之號也。……窮桑地在魯北。”窮桑很可能就是寧陽縣與曲阜、泗水兩縣交界處的小山脈。黃帝所居,即軒轅之丘,《山海經·海外西經》曰:“軒轅之國在(此)[其北],窮山之際,其不壽者八百歲。[一曰]在女子國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窮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軒轅之丘。[一曰]在軒轅國北。”既曰“不敢西射”,則軒轅丘當在窮山西,“一曰”者並不可靠。窮山即窮桑,地在“魯北”,可見軒轅之丘當在曲阜西北。《呂氏春秋·慎大覽·慎大》曰:“封黃帝之後於鑄。”鑄後為蛇丘縣治,在今泰安市西南夏張鎮南故縣村,正在曲阜西北。既封其後於此,可能此即古軒轅之丘所在,至少不會太遠。涿鹿即蜀祿、燭龍、九淖,為古蜀部落。《左傳·宣公十八年》曰:“楚於是乎有蜀之役。”杜預註:“蜀,魯地,泰山博縣西北有蜀亭。”在今泰安市西。可見這裡遠古確有蜀部落。又《山海經·大荒北經》曰:“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是謂燭龍。”章尾山即鐘山,又名舂山、東山。筆者曾據《穆天子傳》推證該山很可能即今蒙山山脈的主峰龜蒙頂。若果如此,則古蜀部落當原在平邑縣東北一帶。

冀,金文作“B”正象雙角鬼臉人形。中國古有崇鬼風俗,冀州當即鬼州之意。梁《述異記》卷上曰:“有蚩尤神,俗雲人身牛(蹄)[首?],四目六手。……秦漢間說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斗,以角牴人,人不能向。”正是鬼的形象。蚩尤被殺於冀州,看來應是被殺於他的老巢。赤帝、黃帝、窮桑、涿鹿既然都在汶泗上源,由此分析,蚩尤、冀州也應在汶泗上源範圍之內。《述異記》又曰:“今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相抵。漢造角牴戲,蓋其遺制也。”山東地區蚩尤遺蹟很多,並且也有蚩尤戲,據馬德懷先生說:“早年山東泗水縣民間保存了此項傳統。”也可為證。

再具體說來,筆者曾據《穆天子傳》推證洋水很可能就是流穿今新泰市境內的今柴汶河,為汶河的支流之一。關於柴汶河,學界有一定爭議。依《水經·汶水注》,古柴汶河原名淄水,因流經柴縣故城(今新泰市柴城村)北而“世謂之柴汶河”,但其源頭並非今東周河,而是今羊流河。《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曰:“成人伐齊師之飲馬於淄者,”成在今寧陽縣東北90里,足證古柴汶河確名淄水,酈說當有所據。至於今東周河,《水經·洙水注》則以之為古洙水之源,西南流入泗水。但是今東周河與泗水之間隔有關山,不可能相通,也就是說今東周河不可能是古洙水的上源,而只能向西流注淄水(古柴汶河)。酈道元必是失察。至於《山東通志》言洙水之源在關山,且言小汶河(即今東周河)約在元明時匯奪淄水,那匯奪之前小汶河又流向哪裡呢?總不至於自淤成淵吧?所以小汶河當自古就是淄水的一條支流,其名可能曾是洋水。《歸藏·啟筮》曰:“蚩尤……出自羊水,”如果羊水就是洋水,蚩尤又在汶泗上源範圍之內,則羊水只能是以今東周河為源的今柴汶河,蚩尤只能在今新泰市境內。這是很有可能的。若果如此,冀州之地也就在今新泰市境內。

換個角度說,《漢書·地理志上》河東郡平陽縣條應劭注曰:“堯都也,在平河之陽。”《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皇甫謐曰:“堯都平陽,於《詩》為唐國。”《廣弘明集·對傅奕廢佛僧事》引古本《紀年》曰:“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由此可知,堯都平陽應無問題。那平陽又在哪裡呢?查閱文獻,古名平陽者共有四處:一在山西,《左傳·昭公廿八年》:“趙朝為平陽大夫,”《水經·汾水注》引古本《紀年》曰:“晉烈公元年,韓武子都平陽。”今臨汾市治;一在河南,《左傳·哀公十六年》曰:“衛侯飲孔悝酒於平陽,”今滑縣東南;兩在山東,《春秋·宣公八年》曰:“城平陽。”今新泰市治;《左傳·哀公廿七年》:“越子使後庸來聘,……盟於平陽。”杜註:“西平陽。”《水經·泗水注》引古本《紀年》曰:“梁惠成王二十九年,齊田肸及宋人伐我東鄙,圍平陽。”今鄒城市治。

堯在河南並無證據,所以滑縣之平陽為堯都的可能性很小,基本可以排除。堯在山東的證據則較多,因而新泰、鄒城兩處之平陽有一處為堯都是有可能的。進一步說,顧祖禹評論泰安州的形勢曰:“州北阻泰山,南臨汶水,介齊魯之間,為中樞之地。山東形勝,莫若泰山;泰山之形勝,萃於泰安。由此縱橫四出,掃定三齊,豈非建瓴之勢哉!”而這種“介齊魯之間,為中樞之地”的形勢在泰安州中尤其體現在新泰縣(現設市)。據考古學研究,山東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海岱龍山文化的分布範圍乃是魯中南山地及其周圍一帶,新泰正處於該範圍的中心位置。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堯雖然可能起於今菏澤地區,但設都於新泰一帶,居中以馭四方卻是極有可能的。就此而言,僻處西南的鄒城是無法相比的,也就是說,如果堯在山東的話,其都平陽最大的可能是在新泰。堯在山西證據也較多,臨汾之平陽為堯都雖不能完全肯定,但也無法完全否定。但既然堯在山東比在山西的可能性更大,證據也更多,那堯都平陽之在新泰也就比在臨汾更具可能。綜而言之,新泰的平陽最有可能是堯都。《左傳·哀公六年》孔子引《夏書》曰:“惟彼陶唐,帥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亂其紀綱,乃滅而亡。”陶唐即堯的氏族,其在冀州既明,而都邑平陽最可能在新泰,也就是說古冀州最有可能是在今新泰市境內。

明白了這一點,《河圖》派九州的分布十分均勻、冀州被稱為“正中”的原因就好理解了。《河圖》派九州說也就並非無稽之談了。後來,據《孟子·萬章上》說:“舜……然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史記·封禪書》正義引《世本》曰:“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可知,舜、禹皆可能都於堯都平陽,皆可能都於今新泰市境內。今市西有禹村鎮,歷史悠久,為這種可能又提供了一條佐證。為什麼要這樣呢?當然是與新泰的地理形勢(正中)有關了。。為什麼會如此呢?恐怕是與禹可能都此有關!

到了戰國時期,由於疆域的擴大、對古史的遺忘,人們已經很難讀懂實際保存了先夏歷史的《河圖》派九州說了。於是便依據當時中國的版圖來解讀和改寫它們,從而產生了《周禮》派九州說。甚至我們還可根據《周禮》派各家所保存的原貌的多少(如正東、正北、正西、正南、東南、東北等以方向定位置的詞語)來大體判斷其產生時間的早晚,即可能《周禮》最早、《呂氏春秋》其次、《禹貢》再次、《爾雅》最後。後來,鄒衍又提出大小九州說,“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這恐怕就是鄒衍既見兩種“九州”說而又不能解其乖異,遂折中而言的結果。

在堯舜禹時代,黃河流域究竟是處於部落聯盟形式之下,還是處於酋邦形式之下,最早較全面地介紹塞維斯的酋邦理論並嘗試採用此理論研究中國國家起源問題的著作是張光直的《中國青銅時代》(三聯書店,1983),此觀點的代表是謝維揚《中國早期國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王震中《中國文明起源的比較研究》(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李學勤主編的《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也有相關論述。學術界尚存在爭議,但此時黃河流域尚未步入國家,則已是學術界的共識,此不多述。此時的黃河流域與大同江流域在東亞前國際體系中分別處於什麼地位、發揮什麼作用,是我們要加以考察的問題。

分析《禹貢》的行文,可以清楚地看到冀州所占據的主導地位。首先,冀州被列為九州之首。其次,在提到其他八州時,都要貫以描述其地理方位的說法,如“濟、河惟兗州”、“海、岱惟青州”、“淮、海惟揚州”等等,而冀州前面卻沒有任何說明。第三,其他八州都提到“厥貢”,而冀州沒有。按金景芳的說法:“原來堯舜禹的部落聯盟僅處在冀州一隅。以治水為契機,堯舜禹這個部落聯盟的勢力已延伸到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八州,但是由於當時的歷史條件限制,還不能把八州存在的部落聯盟、部落、氏族等等以血緣為紐帶的大小共同體併入自己的部落聯盟。”金景芳、呂紹綱:《〈尚書·虞夏書〉新解》,遼寧古籍出版社,1996,“序”第4頁。《禹貢》將九州作為一個獨立的世界來描述,就是當時已存在東亞前國際體系的證據。《史記·五帝本紀》說舜:“南撫交趾,北發,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發、息慎,東長、鳥夷。”《說苑·修文》說禹:“南撫交趾、大發,西析支、渠搜、氐、羌,北至山戎、肅慎,東至長夷、島夷,四海之內皆戴帝舜之功。”講的並不是國家的疆域,而是這一前國際體系的空間範圍。其東方達到鳥夷的所在地,就是《禹貢》中的“島夷”居住的大同江流域,顯然,朝鮮半島北部是包括在東亞前國際體系之內的。

《禹貢》將此前國際體系分為九州敘述,意味著組成這一前國際體系的具體單位不論是部落聯盟、部落、氏族,還是聚落或聚落間組成的各種層次的聯盟體,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它們之間首先是分別構成9個大的區域性次體系,而後才由這9個次體系聯結為東亞前國際體系。

……

“東夷”分布在包括山東半島、遼東半島、朝鮮半島在內的廣大地區,構成一個環渤海居住的大部落。環渤海考古學文化上的共性,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鳥夷與炎黃系部族的關係,除了《禹貢》記載的貢道之外,在史書中就找不到任何記載了,但東夷與炎黃系部落的關係,史書中卻有跡可尋。

《史記·五帝本紀》中所載黃帝以後聯盟的首領依次是:

黃帝——顓頊——帝嚳——摯——堯——舜——禹

顓頊氏,據張博泉先生考證,其居住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地區,《箕子與朝鮮論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第2~5頁。而這裡也是商部落先世的發源地。商人先世起源於今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盟的七老圖山一帶。參見金景芳:《商文化起源於我國北方說》,《中華文史論叢》第7輯;《關於殷人的起源地問題》,《史學集刊》1981年復刊號;乾志耿等:《商先起源幽燕說》,《歷史研究》1985年第5期。從商部落的始祖起源傳說與東夷部落屬於同一類型來看,楊軍:《〈詩經〉婚戀詩與先秦婚戀風俗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第151~153頁。這裡在夏初還屬於東夷文化的範圍,此地區的居民顯然屬於東夷部落的分支。摯,《左傳》昭公十七年:“少昊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少昊摯以鳥為圖騰,其後裔郯子又是東夷小國之君,顯然摯也屬於東夷民族集團。舜,據《孟子·離婁》:“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周處《風土記》也稱:“舜,東夷之人,生姚虛”,說明舜也是東夷人。禹生前先後選定皋陶與伯益作為自己的繼承者,而皋陶與伯益也都出自東夷人的部落,高光晶認為,皋陶與伯益都屬於少暤氏集團,即出自東夷部落。參見高光晶:《中國國家起源及形成》,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52頁……對比《史記·五帝本紀》的記載可以發現,在堯舜禹所屬的聯盟體中,每隔一代即出現一位東夷人擔任首領。由此推測,堯舜禹所屬的聯盟體內部可以分成兩個系統,炎黃系與東夷系,二者是平等聯盟的關係,聯盟的首領由兩系輪流擔任。由此看來,似乎冀州作為次體系,內部可以分為兩個單位:炎黃系與東夷系。

漢地九州劃分

九州
劃分
州名今地
冀州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遼寧;德州市、聊城市;安陽市、鶴壁市、濮陽市、新鄉市、焦作市、濟源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
兗州荷澤市、濟寧市;商丘市;淮北市、宿州市、亳州市
豫州鄭州市、開封市、漯河市、洛陽市、南陽市、平頂山市、三門峽市、商丘市、新鄉市、信陽市、許昌市、周口市、駐馬店市
青州濟南市、青島市、東營市、日照市、濰坊市、煙臺市、威海市、淄博市
徐州泰安市、棗莊市、臨沂市、萊撫市;連雲港市、宿遷市、徐州市
揚州江西、福建、浙江、廣東、香港、澳門、上海;南京市、常州市、淮安市、南通市、蘇州市、泰州市、無錫市、鹽城市、揚州市、鎮江市;合肥市、蕪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馬鞍山市、銅陵市、安慶市、黃山市、滁州市、六安市、池州市、宣城市
荊州湖北、湖南、桂林市
梁州漢中市、安康市;成都市、綿陽市、廣元市、南充市、巴中市、達州市、雅安市、德陽市、遂寧市、廣安市、眉山市、資陽市、樂山市、內江市、自貢市、宜賓市、瀘州市;重慶
雍州西安市、銅川市、寶雞市、鹹陽市、渭南市、延安市、商洛市、榆林市;寧夏、甘肅;巴彥淖爾市、烏海市、鄂爾多斯市、包頭市

豫州,字音同禹,地處中原,為河南的簡稱。河南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地之ㄧ,大禹依靠洛陽洛水中,神龜背馱的"洛書"才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所以豫州排在首位,當之無愧。

青州,青為東方的代稱,青州居東方。東嶽泰山居於五嶽之首,所以把九州比作“九宮格”,豫州居中,其他八州便如同八卦代表八個方位,而青州居東,便是除豫州外的首位,根據九州所處的地理位置,按照順時針方向從豫州至青州開始,依次為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

冀州,河北平原、山西高原及遼河平原。

兗州,黃河與濟水之間。

•在漢代,九州的範圍已包含嶺南及甘肅等地在內,其後2000多年來至今,“漢地九州”的地理範圍再也沒有發生巨大的變化。

九州的範圍

漢代

西漢有十三州,分別是并州、冀州、幽州、青州、兌州、豫州、徐州、揚州、交州、荊州、益州、朔方及涼州,其中益州即是九州中的梁州 ;幽州與并州是由冀州分割出來 ;涼州本來是屬於雍州的 ;交州在十二分野 中被劃歸九州中的揚州 ;朔方是由雍州分割出來 ;而司隸分別屬於冀州、雍州、豫州三州 。

因此西漢十三州的範圍等同於九州的範圍。

冀州∶河東郡、河內郡、魏郡、巨鹿郡、常山郡、清河郡、趙國、廣平國、真定國、中山國、信都國、河間國 及涿郡、勃海郡、代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廣陽國 及太原郡、上黨郡、雲中郡、定襄郡、鴈門郡

兗州∶東郡、陳留郡、山陽郡、濟陰郡、泰山郡、城陽國、淮陽國、東平國

青州∶平原郡、千乘郡、濟南郡、齊郡、北海郡、東萊郡、菑川國、高密國、膠東國

徐州∶琅邪郡、東海郡、楚國、臨淮郡、泗水國、廣陵國

揚州∶廬江郡、九江郡、會稽郡、丹揚郡、豫章郡、六安國 及南海郡、鬱林郡、蒼梧郡、交趾郡、合浦郡、九真郡、日南郡

荊州∶南陽郡、南郡、江夏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長沙國

豫州∶弘農郡、河南郡、潁川郡、汝南郡、沛郡、梁國、魯國

梁州∶漢中郡、廣漢郡、蜀郡、犍為郡、越嶲郡、益州郡、牂柯郡、巴郡、武都郡

雍州∶朔方郡、五原郡、上郡、西河郡、北地郡 及京兆尹、馮翊郡、扶風郡 及隴西郡、金城郡、天水郡、安定郡、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1.

冀州

2.

兗州

3.

青州

4.

徐州

5.

揚州

6.

荊州

7.

豫州

8.

梁州

9.

雍州

十二分野中的三河即河東郡、河內郡、河南郡三郡的合稱 。

所以,在分野中的西方, 漢朝的涼州及京兆郡、馮翊郡、扶風郡三郡屬於九州中東井、輿鬼分野的“雍州”(秦地), 西南方的益州屬於梁州 在北方, 漢朝的并州冀州屬於九州中昴、畢分野的“冀州”(趙地) 、漢朝的幽州約屬於九州中尾、箕分野的“幽州”(燕地) ;在南方, 漢朝的荊州約屬於九州中翼、軫分野的“荊州”(楚地) 、漢朝的揚州及交州約屬於九州中斗、牽牛、婺女分野的“揚州”(吳地、東越地及南越地) ;在東方直至大海的土地,即“虛、危”分野的青州 及“奎、婁”分野的徐州 所在 齊魯大地屬於九州的一部分。

漢末的冀州,其範圍至少相當於今日的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山西、陝西六個省市全地區及內蒙一部分地區 。同時,漢代及三國時人口中的 “天下”是九州(中國)的代指 ,“中國”反而只是占有中原的王朝政權的代指,或中原的代指。

東漢建安十八年曾經重新分置全國所屬九州州域 ,冀州範圍相當於今天的遼寧、河北、山西、北京、天津五省全境及內蒙一部分;雍州州域範圍轄有今陝西、甘肅、寧夏三省全境;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四省全境及廣西一部分屬益州(梁州) ;廣東、廣西、湖北、湖南四省全境及河南南部是荊州轄境 。

晉代

晉代的九州與漢代九州範圍相當,按《晉書·地理志上》 及《晉書·地理志下》 所描述,西晉全國十九個州各自所屬的九州州域如下:

冀州:冀州、平州、幽州、并州

兗州:兗州

青州:青州

徐州:徐州

揚州:揚州、交州、廣州

荊州:荊州

豫州:司州、豫州

梁州:梁州、益州、寧州

雍州:雍州、涼州、秦州

1.

冀州

2.

兗州

3.

青州

4.

徐州

5.

揚州

6.

荊州

7.

豫州

8.

梁州

9.

雍州

隋代

據《隋書·地理上》 、《隋書·地理中》 及《隋書·地理下》 所述,隋朝全國各郡各自所屬的九州州域如下:

冀州:信都郡、清河郡、魏郡、汲郡、河內郡、長平郡、上黨郡、河東郡、絳郡、文城郡、臨汾郡、龍泉郡、西河郡、離石郡、雁門郡、馬邑郡、定襄郡、樓煩郡、太原郡、襄國郡、武安郡、趙郡、恆山郡、博陵郡、涿郡、上谷郡、漁陽郡、北平郡、安樂郡、遼西郡

兗州:東郡、東平郡、濟北郡、武陽郡、渤海郡、平原郡

青州:北海郡、齊郡、東萊郡、高密郡

徐州:彭城郡、魯郡、琅邪郡、東海郡、下邳郡

揚州:江都郡、鍾離郡、淮南郡、弋陽郡、蘄春郡、廬江郡、同安郡、歷陽郡、丹陽郡、宣城郡、毗陵郡、吳郡、會稽郡、餘杭郡、新安郡、東陽郡、永嘉郡、建安郡、遂安郡、鄱陽郡、臨川郡、廬陵郡、南康郡、宜春郡、豫章郡、南海郡、龍川郡、義安郡、高涼郡、信安郡、永熙郡、蒼梧郡、始安郡、永平郡、鬱林郡、合浦郡、珠崖郡、寧越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比景郡、海陰郡、林邑郡

荊州:南郡、夷陵郡、竟陵郡、沔陽郡、沅陵郡、武陵郡、清江郡、襄陽郡、舂陵郡、漢東郡、安陸郡、永安郡、義陽郡、九江郡、江夏郡、澧陽郡、巴陵郡、長沙郡、衡山郡、桂陽郡、零陵郡、熙平郡

豫州:河南郡、滎陽郡、梁郡、譙郡、濟陰郡、襄城郡、潁川郡、汝南郡、淮陽郡、汝陰郡、上洛郡、弘農郡、淅陽郡、南陽郡、淯陽郡、淮安郡

梁州:漢川郡、西城郡、房陵郡、清化郡、通川郡、宕渠郡、漢陽郡、臨洮郡、宕昌郡、武都郡、同昌郡、河池郡、順政郡、義城郡、平武郡、汶山郡、普安郡、金山郡、新城郡、巴西郡、遂寧郡、涪陵郡、巴郡、巴東郡、蜀郡、臨邛郡、眉山郡、隆山郡、資陽郡、瀘川郡、犍為郡、越巂郡、牂柯郡、黔安郡

雍州:京兆郡、馮翊郡、扶風郡、安定郡、北地郡、上郡、凋陰郡、延安郡、弘化郡、平涼郡、朔方郡、鹽川郡、靈武郡、榆林郡、五原郡、天水郡、隴西郡、金城郡、枹罕郡、澆河郡、西平郡、武威郡、張掖郡、敦煌郡、鄯善郡、且末郡、西海郡、河源郡

1.

冀州

2.

兗州

3.

青州

4.

徐州

5.

揚州

6.

荊州

7.

豫州

8.

梁州

9.

雍州

唐代

河南道:分屬豫、徐、青、兗四州之域

河北道:分屬冀州之域、兗州之北境

河東道:分屬冀州之域

關內道:分屬雍州之域

隴右道:分屬雍州之域

劍南道:分屬梁州之域

山南道:分屬荊、梁二州之域

淮南道:分屬揚州之域、荊州之東境

江南道:分屬揚州之域、荊州之南境

嶺南道:分屬揚州之南境

宋代

開封府:分屬兗、豫、青、徐之域

京東東路:分屬兗、豫、青、徐之域

京東西路:分屬兗、豫、青、徐之域

京西南路:分屬冀、豫、荊、兗、梁五州之域

京西北路:分屬冀、豫、荊、兗、梁五州之域

河北路(河北東路、河北西路):分屬兗、冀、青三州之域

河東路:分屬冀、雍二州之域

陝西路(永興軍路、秦鳳路):分屬雍、梁、冀、豫四州之域

兩浙路:分屬揚州之域

淮南東路:分屬荊、徐、揚、豫四州之域

淮南西路:分屬荊、徐、揚、豫四州之域

江南東路:分屬揚州之域

江南西路:分屬揚州之域

荊湖北路:分屬荊州之域

荊湖南路:分屬荊州之域

福建路:分屬揚州之域

川峽四路( 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分屬梁、雍、荊三州之地

廣南東路:分屬荊、揚二州之域

廣南西路:分屬荊、揚二州之域

•另外,宋朝人也將幽燕一帯視為九州的一部分 ,稱為“漢地” 、“漢疆” ,遙祭不在宋版圖之內但在九州疆域之內的北鎮醫巫閭山 ,靖康以後也繼續祭祀五嶽五鎮四瀆四海 。遼國人也視燕云為“漢地” 、“中國往昔之疆” ,也認同燕雲一帯是九州的一部分 ,在內政上以漢制南面官治理幽燕 。女真人也認同燕雲一帯是“漢地” 。

•同時,宋朝人也認為有一部分漢地(九州)“故土” 、“漢地” 被西夏所侵占 。

•縱使在失去漢地北部後的南宋也繼續祭祀四岳四鎮 。

明代

洪武帝認為“ 中國之舊疆”包括閩粵(今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四省) 、江東、湖湘襄陽(今湖北湖南二省)、贛城(今江西省)、長淮(今江蘇省及安徽省北部)、齊魯、河洛(今河南省)、幽趙晉冀(今河北山西二省及天津北京二市)、秦隴(今陝西甘肅寧夏三省) 、遼海(今遼寧省) 、巴蜀(今四川省及重慶市) 、雲南在內 。

•明朝人認為今日的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江西、海南八省之地都屬於九州州域中的揚州 。

•明朝人認為今日的遼寧省 範圍也是屬於九州州域。

根據四庫全書版的《明一統志》,明朝全國屬於九州州域內分野的府縣如下:

冀州∶順天府、保定府、河間府、真定府、順徳府、廣平府、大名府部分 、永平府、延慶府、保全州、萬全都指揮使司(萬全都司)、太原府、平陽府、大同府、潞安府、汾州府、遼州、沁州、澤州、彰徳府、衛輝府、懷慶府、廣寧(廣寧衛)以西之地

兗州∶兗州府部分 、東昌府、開封府部分

青州∶濟南府、青州府、登州府、萊州府、遼東都指揮使司(廣寧衛以東之地)

徐州∶兗州府部分 、徐州

揚州∶應天府、鳳陽府、蘇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鎮江府、揚州府、淮安府、廬州府、安慶府、太平府、寧國府、池州府、徽州府、廣徳州、和州、滁州、杭州府、嘉興府、湖州府、嚴州府、金華府、衢州府、處州府、紹興府、寧波府、台州府、溫州府、南昌府、饒州府、廣信府、南康府部分 、九江府部分 、建昌府、撫州府、臨江府、吉安府部分 、瑞州府、袁州府、贑州府、南安府、福州府、泉州府、建寧府、延平府、汀州府、興化府、邵武府、漳州府、福寧州、廣州府、韶州府、南雄府、惠州府、潮州府、肇慶府、羅定州、南寧府 及高州府、廉州府、雷州府、瓊州府

荊州∶武昌府、漢陽府、承天府、徳安府、黃州府、荊州府、岳州府、長沙府、寶慶府、衡州府、常徳府、辰州府、永州府、郴州、永順、保靖、韶州府、桂林府、平樂府、梧州府、鎮遠府、思南府、石阡府、銅仁府、黎平府及南康府部分、九江府部分 、吉安府部分 、襄陽府部分 、施州部分 、䕫州府部分 、貴陽府部分

雍州:西安府、鳳翔府、漢中府部分 、平涼府、鞏昌府、臨洮府、慶陽府、延安府、寧夏衛、洮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岷州衛軍民指揮使司、河州衛軍民指揮使司、靖虜衛、陝西行都指揮使司、鄖陽府部分

1.

冀州

2.

兗州

3.

青州

4.

徐州

5.

揚州

6.

荊州

7.

雍州

地理

山脈

秦嶺

羅浮山

千山

龍泉山

米倉山

巫山

幕阜山

太行山

九嶷山

十大名山

五嶽五鎮
東嶽泰山
東鎮沂山
南嶽衡山
南鎮會稽山
西嶽華山
西鎮吳山
北嶽恆山
北鎮醫巫閭山
中嶽嵩山
中鎮霍山

平原

華北平原

鄱陽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平原

潮汕平原

盆地

四川盆地

高原

山西高原

相關

朝鮮半島(朝鮮八道)

加泰羅尼亞

俾路支斯坦

蒙兀兒斯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